狩猎释放《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白皮书》

2019-06-26 14:00:35  来源:互联网

几天前,招聘被释放《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白皮书》。白皮书由狩猎和大数据研究所发起。旨在通过全国制造业500万高端从业人员的样本,并通过天津,深圳,苏州,重庆,宁波,武汉等地的发展,全面收集6000多份研究问卷。了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制造业人才,全面分析每个城市对制造业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政府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求职者和制造业相关公司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制造业人才有较长的工作生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比较各行业人才的平均工作年龄,可以发现全行业人才的平均工作年龄为9。28年,制造业人才的平均工作年龄为10.19岁,低于医疗,消费者的平均工作年龄。商品,能源,房地产等行业,高于通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制造业工作时间长,行业稳定性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寿命更长,稳定性更高。比较过去三年制造业人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制造业人才更年轻。截至2018年底,工作年龄超过15年的制造业人才数量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而制造业的制造业年龄不到三年。人才在过去两年中有所增加。截至2018年底,工作年龄超过10年的制造业人才比例高达40.95%。与互联网行业相比,制造业人才8到10年,10到15年,15年的服务都高于互联网行业。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在教育方面,制造业人才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比例较高,达到72.09%。与2016年和2017年相比,本科和硕士学位人员比例持续增加,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逐渐下降。通过比较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人才的学术分布,可以发现制造业大专,高中及以下人才的比例高于互联网行业。本科人才比例低于互联网行业。可以预见,随着行业的不断整合,制造业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行业人才的学历将有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从制造业从业人员,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职业的专业背景占比较高,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排名第一。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智能制造人才的重要地位正在兴起,智能制造人才更年轻 狩猎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智能制造业中高端人才占制造业中高端人才的35.89%。与2016年和2017年相比,制造业人才中智能制造人才的比例逐年增加。情况。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比较智能制造和制造业人才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25至30岁和30至35岁年龄组的智能制造人才比例高于制造业,35至40年年龄在40岁至45岁之间,年龄在45岁之间,50岁及50岁年龄组的人才比例低于制造业,表明从事智能制造业的年轻人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年龄优势可以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想象。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华东地区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人才的聚集地,大学资源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华东地区是中国制造业最早的代表区。狩猎大数据显示,2018年华东地区中高端制造业人才占比最高,达到44.95%,其次是华南和华北,分别占16.84%和15.64%。

国家制造业人才的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在全国制造业人才分布排名前15位的城市中,华东城市占6个席位,其中上海排名第一,占15.06%,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四。第六,第十,第十三和第十五,分别占5.54%,3.06%,2.42%,1.70%和1.56%。这六个城市的人才总比例为29.34%,接近全国制造业人才。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全国制造业人才城市分布TOP15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从TOP15在制造业人才毕业生中的分布来看,三所大学分别是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华东地区的大学数量最多,占8所,华北占3所,华中占第二位是西南第二所。优质教育资源为华东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制造业人才,为华东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关键智慧。

国家制造业人才毕业大学分布TOP15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在中国智能制造业人才分布的前15个城市中,华东有7个城市,华南有3个城市,华北有2个,中国西南有2个,中部有1个。智能制造业人才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苏州分别占17.64%,9.55%和7.09%。

全国智能制造人才城市分布TOP15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制造业人才供需强劲

从2018年主要行业人才供需排名来看,制造业人才比重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达到30.74%;制造业人才需求在各大行业中排名第二,达到25.77%,仅次于互联网行业。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行业融合加速,软件工程师成为制造业中最稀缺的工作。

从国家制造业人才短缺指数(TSI)的十大功能来看,它相对多样化,但技术含量高,与互联网研发,产品技术,质量,性能,设计等密切相关。也恰逢该国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工程师的TSI是4.84,这是最稀缺的。这意味着制造业的软件工程师供不应求,而且业界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来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注:TSI,Talent Shortage Index的缩写,意味着人才短缺指数。 TSI1表明人才供应短缺; TSI1表明人才供应超过需求。如果TSI在上升,这意味着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就业也相对容易。

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狩猎大数据显示,2018年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达到7.56%,居全国重点制造业城市之首。在华东地区,杭州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为3.64%,排名第二;上海制造业人才净流入量为1.8%,苏州制造业人才净流入量为0.58%。在华中城市中,武汉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为2.10%,排名第三。在华南地区,深圳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为1.32%。北京,广州,重庆和天津的制造业人才均出现净流出趋势。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狩猎大数据显示,从2018年流入六个热点城市(苏州,深圳,宁波,重庆,武汉,天津)的人才背景来看,70%以上来自制造业,表明制造业人才更多务实。这符合人们常说的烹饪比烹饪更好,并且在原来的旧生产线中培育和收获。

在这六个城市中,流入宁波制造业的人才占旧银行的88.91%,这表明宁波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可以赢得业界的认可,成为他们流入该行业的首选。市。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从制造业热点流向一线城市和江浙一带的人才比例较高 在制造人才流出热门城市的前五大目的地中,上海和宁波是他们的首选,除了城市交通与地理的关系越来越近。

流出深圳的23.91%的制造业人才流入广州和东莞,流入上海,武汉和宁波的比例分别为7.89%,5.20%和4.49%。

流出苏州的36.11%的制造业人才会选择去上海。选择流入同一省的无锡和南京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多。流入杭州和宁波的人才比例分别为4.73%和3.26%。

离开武汉的人才中有14.59%选择去上海,其次是深圳和北京,分别为9.33%和8.63%。

流出重庆的19.19%的制造业人才选择成都,流入上海,深圳,宁波和北京的人才比例分别为9.95%,6.33%,5.52%和4.89%。

流出天津的39.72%的制造商将选择北京作为其持续发展的城市。上海和深圳是他们的第二和第三选择。

流出宁波的制造业人才将选择流向上海,杭州和苏州附近的城市,分别占21.28%,15.08%和5.12%。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上海制造业人才的平均工资最高,流入宁波的人才工资最高。

上海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年薪24.41万元,领先全国;其次是北京,平均年薪为24.1万元。

在六大制造业热点城市中,深圳的平均年薪最高,为22.5万元。其次是宁波和苏州,为16.69万元,居全国第九位;武汉,天津,重庆的年平均工资非常接近,在六大城市和全国城市中排名相对落后。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2018年流入宁波的人才平均工资增幅为50.10%,是热点城市中第一个;深圳人才流入资金增长43.47%,仅次于宁波;苏州人才工资增长34.29%,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狩猎大数据研究所

苏州和宁波的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最高 在这项调查中,66.12%的从业者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在城市方面,苏州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比例最高,为72.79%。宁波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超过了热点城市的整体水平,为69.81%,排名第二。

资料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调查

超过50%的制造业从业者愿意在未来五年内在当地发展

狩猎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城市热点的热点在当前城市超过50%,比例范围为55.17%-70.19%。其中,愿意留在宁波的人口比例最高,为70.19%。第二名是深圳,占69.75%。

资料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调查

超过30%的从业者对制造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而深圳从业者对智能制造业持乐观态度。

调查发现,受调查的六个城市中至少有30%对制造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宁波占比最高,从业人员对本地制造业持乐观程度的比例高达67.62%;苏州,深圳,武汉一半以上的从业者都看好当地制造业的前景。

资料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调查

对于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深圳从业人员的乐观比例最高,为66.67%;宁波对智能制造业持乐观态度为65.38%;苏州的从业者都超过60%的乐观。可以看出,大多数从业者对智能制造抱有很高的期望。

数据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调查

制造业人才最乐于实现自我价值,最烦人的是不确定因素。

当被要求从事制造业当你感到幸福时,六个热门城市的受访者中投票率最高的答案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最高投票率为天津,为22.34%。第二是掌握实用技能。投票率最高的是重庆,为22.03%;第三是行业向智力转型,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最高票是深圳,21.38%。

数据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调查

当被问及制造业中最烦人的事情时,环境影响很大,不确定因素的投票率很高。宁波,武汉和重庆选择此项期权的人才比例较为接近,分别达到23.12%,22.54%和22.03%。另一个高票数是激烈的竞争,压力和焦虑。该项目的最高投票率为天津,为26.19%。

数据来源:寻找制造业从业人员调查

了解国内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数据和心态,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一点优化管理和管理,赢得从业者的认可和支持,帮助建立组织凝聚力,增强每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促进行业和社会进步。

文章关键词: 责编:Admin

图文推荐

热闻推荐

天天新闻网版权所有

报错:admin@qq.com (非诚勿扰)   QQ: 123456

赣ICP备17003504号